以下为便利店便利店卖药审批仅需2天,45万药店危险了内容:
文 | 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医药零售行业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6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通知称,要求简化申请零售经营乙类OTC的审批流程和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
这项政策一出,无疑将促进更多的便利店、超市、保健品店开放乙类OTC的经营范围,布局药品零售行业,增加行业的竞争力。
此前曾有物美、苏宁、中石油、中国邮政等多家传统巨头试水医药零售。尽管暂时还无法撼动零售药店的市场地位,但业内普遍认为,新冠疫情倒逼政策推进,今后零售市场等竞争必将更加惨烈。
事实上,在此次全民打响疫情保卫战之际,已有部分药店因哄抬物价遭受处罚,更有康佰馨大药房董事长卖假3M口罩被判15年徒刑。
随着国家鼓励连锁便利店、超市等巨头进入医药零售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全国药品零售市场4000亿的市场容量还会增加,但那些缺乏药事服务能力,又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的单体药店将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
竞争日趋白热化
便利店进入将规范行业乱象
随着此次疫情进入了攻坚阶段,又有一批零售药店遭遇处罚,甚至负责人面临判刑。
6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康佰馨大药房董事长李东销售假口罩一案作出判决:李东等三被告销售伪劣产品罪成立,判处李东有期徒刑15年,同案犯李俞章、罗涵毅亦被判处有期徒刑若干年。三被告均表示不服判决,并提出上诉。
仅仅一天之前,北京对一起哄抬口罩价格案作出罚款300万元的顶格处罚。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况旭表示,下一步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图/ 视觉中国
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医药零售行业亟需肃清乱象。业内普遍认为,此番湖北省将审批时间压缩至2天之内的试点改革一旦成功,很有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可以预见,随着便利店加入售药行列,今后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将迅速进入白热化。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连锁超市、便利店自2000年就曾陆续进入医药零售行业,但效果不甚理想,几乎都是铩羽而归。
这是源于消费者在零售药店购药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便利、专业、价格、支付”等。益丰药房董秘王付国曾公开表示,未来中国零售药店的出路在于发挥专业优势,必将迎来长期稳定发展。
毫无疑问,零售药店是OTC最大的销售终端,随着连锁便利店、超市加入之后市场格局会出现变化,特别其具有的地理位置及人流量优势均是零售药店要面临的挑战。
药店超市同时起跑
乙类OTC调出目录才是关键
事实上,湖北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健识局梳理,目前已有内蒙古、甘肃、山东、北京、江西等省市均明确发文,要求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
据《中国药店》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总规模4258亿元,同比上涨6.40%,百强药店销售额达到1962.06亿元。
在允许便利店售药后,传统药店的生意会受到冲击吗?从目前的反应来看,药店与便利店均保持合作的态度。
2018年2月,罗森与普安药房达成合作,以“药房+便利店”形式同时运营两种业态。与此同时,7-11与永安堂为当地居民提供24小时日常便利店、药品、医疗器械等购买服务。
此前,零售药店在连锁超市开展“店中店”曾流行一时,但最终由于双方在经营、品类、利益等方面纠纷不断,导致这种合作模式很难持续。
无疑,今后白热化的竞争倒逼着整个零售行业的利润下降,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零售药店最为头疼的是,乙类OTC或将调出医保目录。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将迫使零售药店重新定位,寻找适合的销售爆款对用户的教育、营销手段以及药品服务将成为竞争核心。
更为关键的是,医保报销是过去零售药店抵御连锁超市“围攻”的制胜法宝,一旦将这一优势在政策层面化解,今后零售药店与连锁超市的竞争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零售市场的洗牌已不可避免。零售药店、连锁超市必将裹挟在其中,销售模式、终端竞争都会发生变化,或许我国医药零售市场将重塑。
END
以上就是“便利店便利店卖药审批仅需2天,45万药店危险了”的全部相关内容了,喜欢的话可以继续关注维特财经其他的股票文章!
2020-11-10 10:21
2020-12-13 16:13
2020-06-10 13:03
2020-01-09 18:02
2020-07-18 16:22
2020-06-11 12:04
2020-09-07 22:50
2020-07-14 14:10
2020-12-07 09:11
2020-08-30 18:16